上周,A股周一大漲,周二下跌,周三小幅上漲,周四大跌,周五再度下跌。
在高層接連出臺各種活躍資本市場舉措的情況下,股市仍然表現疲弱,根本原因是各種資金不斷從場內抽血。
首當其沖的是上市公司股東。上周,我樂家居和東方時尚兩家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
我樂家居股東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動人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計持股22440408股,合計持股7.1124%。
截至9月6日收盤,上述股東合計持股數量降至4200股,持股比例0.0013%。期間,上述股東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2440408股,減持比例7.1124%,并買入4200股。
根據相關規定,上述股東作為合計持股5%以上的股東,在持股比例變動達到5%時應當進行報告和公告,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后3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股票。公司相關股東的減持行為已涉嫌違反上述規定。
7日午間,我樂家居公告稱,獲悉股東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動人7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超比例減持,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
2023年8月28日,也就是監管層發布減持新規的次日,東方時尚投資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東方時尚股份340萬股,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的規定。
東方時尚于2016年2月首次公開發行5000萬股新股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發行價格為16.40元/股。
上市之后,近幾年來東方時尚的股價呈現為波動下跌的趨勢,并在2022年10月11日跌到最低點10.08元/股(后復權),不但存在“破發”的情形,而且相對于發行價跌去近40%。
公開信息顯示,控股股東東方時尚投資近年來對其所持有的東方時尚股票以減持操作為主,特別是2021年以后,東方時尚投資多次減持了東方時尚股票。
2023年開年以來,除了上述違規減持340萬股之外,東方時尚投資還在2023年1月4日減持了926萬股,在1月6日減持了336萬股,在8月24日減持了730萬股,分別套現5976.59萬元、2093.72萬元和5324.04萬元,合計1.34億元。
外資撤離第二個抽血的力量來自于外資。
9月7日,全球知名主權財富基金——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官網信息顯示,其已啟動了關閉上海代表處的流程。
該機構表示,這一決定是出于運營考慮,不會影響基金的投資戰略及其在中國的投資。
根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數據平臺--Global SWF2023年發布的年度報告數據,截至2022年底,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管理規模為1.145萬億美元,僅次于中國的中投公司,位列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管理人第二。
根據Choice數據,2023年一季度末,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重倉持有(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的A股公司有21家,持倉市值合計達36.59億元。
外資早已成為A股市場一個重要力量。
根據中金公司今年8月發表的研報,當前外資持有A股市值規模約3.5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比重為3.8%,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為9.0%。
海外投資者主要通過QFII/RQFII和陸股通機制配置A股資產。上周北上資金(也即陸股通)凈流出47.6億人民幣,雖然較前四周的凈流出金額大幅縮減,但連續五周凈流出,這是歷史上的首次。
為何砸盤?
這些資金為什么會逃離A股呢?
對于上市公司股東而言,主要理由是資金短缺。
個人股東們需要資金改善生活;機構股東們在經濟低迷時期也普遍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需要從股市里取錢補漏洞。
對于外資而言,逃離A股可能有多方面的考慮。
首先,地緣政治沖突下,外資尤其是歐美外資對A股的投資面臨一些限制因素,不得不賣出。
其次,今年A股在全球市場中表現落后。
截至2023年9月8日, 上證指數和深成指今年以來分別上漲0.89%和下跌6.66%,在全球16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指數中按漲幅排列分別位于第13和第15位。
今年漲幅排名前三的是納斯達克、日經和臺灣指數,截至2023年9月8日,分別上漲31%、25%和17%,遠遠超過A股的漲幅。
在投資回報的巨大差異下,國際投資者為了獲取較高投資利益,選擇用腳投票逃離A股。
再次,中國經濟自2季度以來面臨復蘇乏力的局面。一些國際投資者因此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選擇割肉離場。
最后,近期美元強勢升值,導致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他貨幣對美元貶值。歷史來看,北上資金對匯率比較敏感,在人民幣貶值時通常保持凈流出狀態。
如何應對?如何堵住A股這么多的出血點呢?
首當其沖的是中國經濟需要逐步復蘇,徹底扭轉投資者對經濟下滑的預期。
8月下旬以來,政府緊鑼密鼓出臺各種振興經濟政策,特別是房地產相關政策。我們相信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步好轉,經濟也會慢慢復蘇。
上周公布的8月份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指數也顯示中國經濟正在走出通縮,這對上游和下游企業都是一個好消息。
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為-1.7%,環比0.5%,豬價和原油價格上漲推動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回升。
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上漲,意味著下游消費品價格將會上漲,消費品企業的盈利也將會明顯改善。
8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3%,較7月的-4.4%有明顯收窄。
我們在《跌不了多少》一文中指出,7月以后生產者價格指數的同比跌幅將會逐步縮窄,上游企業的收入和利潤水平也將同步提升。事實確實如我們所預判的那樣。
其次,從前述上市公司的減持行為可見,A股市場各方面制度仍有完善空間。
建議監管層逐步排查,從企業的上市和退市、融資及再融資、分紅和回購等各個方面規范市場主體行為,使A股市場從一個重融資、輕投資的市場逐步轉變為投資友好型的市場。
面臨各路資金從股市撤離的狀況,當下最緊急的任務是引導增量資金入場。
上周,有媒體報道監管層向保險公司下發《關于開展保險資金長期入市情況調研的通知》,說明監管層意在促進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
引導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是一個標本兼治的舉措。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險資運用余額達到26.82萬億元。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資規模為3.46萬億元,占比為12.91%,近5年股票倉位基本都在12%-14%浮動。
銀行理財方面,今年上半年理財規模為25.34萬億元,其中權益資產僅為0.9萬億元,占總資產的3.25%,投向各類公募基金的占3.2%,權益類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養老金方面,2022年末養老金運營總規模約為1.62萬億元。基于基金業協會數據,估算養老金持股規模約為0.3萬億元,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我國中長期資金持股占比不足6%,遠低于境外成熟市場普遍超過20%的水平,是制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
周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
在該通知中,對于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風險因子從0.35調整為0.3;投資科創板上市公司普通股,風險因子從0.45調整為0.4。市場人士認為此舉打開了增量險資進入股市的空間。
如果保險資金、銀行理財和養老金能夠提升中長線配置股票的比例,A股的活水也就引來了。
金融穩定基金除了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在金融市場動蕩之際也需要國家出手干預。
上周五,有媒體報道《金融穩定法》提請審議。
2022年4月6日,《金融穩定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22年12月27日金融穩定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這是該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2023年3月3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金融穩定法》已經通過全國人大的第一次審議,人民銀行將推動《金融穩定法》出臺。
《金融穩定法》規定國家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由統籌協調機制統籌管理,作為處置金融風險的后備資金。金融風險嚴重危及金融穩定的,可以按照規定使用金融穩定保障基金。
這也意味著在股市遭到重大沖擊之時,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將會發揮作用,力挽狂瀾。
綜上,我們認為在政策的多方面作用和經濟復蘇的推動下,股市有望震蕩上行。投資者應對中國經濟和股市保持信心。
聲明:本市場點評由北京楓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瑞基金”)及其名下“楓瑞視點”微信公眾號擁有版權,,授權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載。在任何情況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楓瑞基金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內容所引發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未經楓瑞基金書面授權,本文中的內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楓瑞基金版權的方式使用和轉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費咨詢電話:0757-2833-3269 或 131-0659-0746
公司名稱: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HESS Capital, LLC
公司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天虹路46號信保廣場南塔808
Copyright 2014-2020 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002940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