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底部震蕩,主要指數中只有上證指數微漲0.03%,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和科創50均下跌。市場信心不足,成交量低迷。
行業方面,申萬31個行業中11個行業上漲,20個行業下跌。其中煤炭和醫藥生物兩個行業領漲,分別上漲4.34%和4.25%;計算機、國防軍工和電力設備三個行業領跌,分別下跌3.91%、3.51%和3.14%。
上周四收盤后,央行突降利好,降準25個基點。不過如此重大利好仍無法阻止周五市場下跌,當日創業板指在盤中跌破2000點,創出26個月的新低。
據不完全統計,從7月18日商務部等十三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家居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來,截至9月15日高層已經出臺了31項促進經濟和股市的舉措。
不過這些利好對A股市場沒有起到絲毫作用,市場依舊跌跌不休。
盈利底出現對利好無動于衷其實是市場底部特征之一。當下股市不僅估值底已現,上周公布的8月份經濟數據顯示基本面的底部也出現了。
8月進出口、工業增加值和社會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均超市場預期。
2023年8月以美元衡量的進出口同比下跌8.2%,7月為下跌13.6%,8月較7月跌幅收窄了5.4個百分點。
2022年8月和9月進出口同比增速都是低個位數增長,從2022年10月到2023年1月,進出口同比增速進入負增長區間。
這意味著2023年8月以后,進出口同比增速都是低基數。在低基數的基礎上,未來幾個月進出口增速將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
8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4.5%,為2023年3月以來的最高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為4.6%,為2023年6月以來的最高增速。
考慮到2022年上半年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我們將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的同比增速平均,得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4.35%,這是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為5%,這是2023年3月以來的最高增速。
走出通縮
8月價格指數顯示中國已走出了消費領域的通縮,生產領域的通縮也有明顯改善。
首先,看一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2023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1%,環比上漲0.3%。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主要是因為豬肉價格上漲了11.4%,影響CPI上漲約0.13個百分點。
我們判斷未來豬肉價格將推動CPI同比和環比均上行。
先看一下同比的情況。
全國生豬價格在2022年3月下旬降到11.78元每公斤,這是2021年1月以來的較低水平,之后開啟上漲態勢。上漲一直持續到2022年10月20日,全國生豬價格達到28.59元每公斤的最高點,在短短7個月的時間里上漲了143%。
之后,豬價開始回落,從2022年10月到2023年7月,在近9個月的時間里豬價下跌52%,在2023年7月初下降到13.72元每公斤的最低點。
由于豬肉價格從2022年10月份以后開始下降,今年10月份以后豬肉價格面臨同比低基數效應,這將推動CPI同比增速上行。
環比來看,從2023年7月至今,豬肉價格保持上漲態勢。一般而言,從中秋到春節這段期間,豬價將會保持上行趨勢,從而推動CPI環比上行。
生產領域的通脹正如我們之前預期的,從2023年7月開始逐步收窄降幅,2023年8月份降幅繼續收窄。
8月受部分工業品需求改善、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0%,環比上漲0.2%,環比由降轉漲,同比收窄。
消費品領域通脹將會推動下游消費品行業收入和盈利的恢復,而生產領域通脹將會推動中上游行業收入和盈利的復蘇。
房地產仍是拖累8月經濟數據唯一有缺欠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1-8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3.2%,創下2020年12月以來的新低,主要原因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低于預期。
1-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8.8%,為2023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不過,房地產開發投資未來有望在政策的扶持下回暖。
8月份以來,高層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恢復的政策舉措。近期,一、二線城市拿地數量也逐漸增多,這都為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暖創造了條件。
除了房地產開發投資有望回暖,基建投資增速也會支撐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新增專項債需于9月底前發行完畢,原則上10月底之前使用完畢。
8月份的社會融資總額數據顯示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0.59萬億,處在歷史較高的水平。受此影響,8月廣義基建投資同比增長6.2%,較上月回升1個百分點。
考慮到高層對經濟增長的關注,我們認為今年四季度有望與去年四季度一樣,提前下達部分明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拉動基建投資,助力穩增長。因此,4季度的基建投資增速大概率超預期。
綜上,經濟基本面有望在8月見底,這也意味著股市的盈利底出現。未來幾個月在政策和低基數的作用下經濟有望持續上行,為股市提供上行動力。
北上資金是當下邊際最重要資金近期,A股市場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北上資金主導市場的漲跌:北上資金凈流入,市場上漲;而北上資金凈流出,則市場下跌。
上周,北上資金凈流出44.5億人民幣,連續第六周凈流出。在北上資金的帶動下,上周市場表現疲弱。
根據華泰證券的研究結果,北上資金成交額位于2015年以來的次高峰,截止2023年9月13日,北上資金成交額占比達到6.73%,并呈現攀升的態勢。北向資金成交占比最高峰是2021年3月,當月成交額占比為7.13%。
上述數據顯示北上資金現階段是市場最重要的邊際資金,其動向對市場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北上資金之所以占據主導地位,主要原因是國內資金騰挪空間較小。
首先,公募基金的股票倉位處在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私募基金倉位也處于5月以來的高點,險資年初以來倉位穩步提升。兩融交易活躍度有所降低。
其次,散戶活躍賬戶降到歷史較低水平。
上交所6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A股有2.3億的股票賬戶,其中活躍賬戶數量為5600萬,占比24.7%。這其中有一些是構賬戶,散戶活躍賬戶數只有15.5%。這意味著,歷史上開通股票賬戶的投資者,有8成以上都已經不活躍。
鑒于現階段北上資金對市場的影響較大,如何監測北上資金可能是監管層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股市制度安排仍有完善空間上周提到的兩個違規減持的上市公司都受到了監管層的重罰。其中,東方時尚實控人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罪被批捕,我樂家居實控人被沒收所有違規減持所得,并被處以兩倍罰款。
市場對此反饋正面,認為“亂世用重典”理所應當,監管層的作為值得稱贊。
堵上了違規減持的漏洞是一件好事。不過上周,一個新的制度漏洞似乎出現了。
2023年9月1日上市的金帝股份,股價上市當日最高61元,截止9月14日,股價為32.82元。也就是說,在上市之后短短不到兩周的時間里,股價接近腰斬,主要原因是天量融資券賣出。
公司上市當日的融資融券數據顯示,當日融券賣出量458.32萬股,融券余額為2.21億元,占流通市值的9.346%。
如此巨量的融券來自何方?金帝股份公司戰略配售信息顯示,金帝股份資管計劃1號、金帝股份資管計劃2號分別持有436.06萬股、34.03萬股,合計獲配470.09萬股,限售期為12個月,戰略投資者類型為發行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通過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因此,金帝股份股價大幅回落的背后推手是金帝股份的管理層及核心員工在上市當日即通過融券鎖定了公司上市的收益。
理論上,新股上市的戰略投資者持有的限售股可以成為券源,融給機構投資者賣出。
不過,由于金帝股份的幾乎所有限售股都被融券賣出,這個問題成為市場爭議焦點。市場對限售股融券的質疑是因為限售股既然是“限售”,就不應該在市場流通,否則借貸前后股票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且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需要提高。
金帝股份天量融資券事件其實暴露出股市的制度設計上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投資者的利益沒有得到充分保護。從長遠角度看,亟需從制度設計上保護好投資者利益,促進市場良性發展。
聲明:本市場點評由北京楓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瑞基金”)及其名下“楓瑞視點”微信公眾號擁有版權,,授權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載。在任何情況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楓瑞基金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內容所引發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未經楓瑞基金書面授權,本文中的內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楓瑞基金版權的方式使用和轉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費咨詢電話:0757-2833-3269 或 131-0659-0746
公司名稱: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HESS Capital, LLC
公司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天虹路46號信保廣場南塔808
Copyright 2014-2020 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002940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