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期美國豁免了中國部分出口商品的關稅,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很可能還會再來。
當地時間3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聲明,宣布重新豁免對352項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聲明稱,豁免期追溯至2021年10月12日,并持續到今年12月31日。
去年10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擬重新豁免549項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并就此征詢公眾意見。該辦公室表示,當天美方的決定,是在全面征求公眾意見、并與美國相關機構協商一致后的結果。
這些商品約占2020年年底到期的關稅豁免商品的三分之二。被豁免關稅的商品包括特定種類的電子元件、自行車零件、電機、機械、化學品、海鮮和背包等消費品。
根據有關專家的分析,美國此番經過仔細甄別,將對美國通脹有重大影響的商品給予了關稅豁免,但對中國的高科技商品仍然實施高關稅。
自2018年美國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以來,美方對中國出口美國商品不斷加征關稅。
2021年上臺的拜登政府全盤繼承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對華貿易政策。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數據,2021年中美彼此的平均關稅均已上升至20%左右;征稅商品種類覆蓋近一半的進口商品,是貿易戰開始前的50倍。
但與此同時,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除了2018年有所下降外均保持增長,其中2018年貿易逆差為3233.2億美元,2019年為2959.6億美元,2020年為3166億美元,2021年更是達到了破紀錄的6764.3億美元。
不僅中美貿易持續逆差擴大,而且加征關稅的成本大部分由美國方面負擔。
根據穆迪公司2021年5月發表的報告,美國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其中92.4%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只有7.6%的成本由中國企業支付。美國消費者每年需要多支付570億美元,而美國企業則被變相征收了800億美元的稅款。
盡管如此,美國有些人仍然堅持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據路透社3月24日報道,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表示要嚴懲任何違反對俄嚴格出口管制的公司。對于“不遵守美國對俄出口管制措施的中國企業”,美國將切斷其生產產品所需的美國設備和軟件的供應。
另據路透社,美貿易代表戴琦3月25日稱,美國不會“袖手旁觀”,將加大力度對華施壓。她聲稱,在過去一年里,美國解決了與其他國家的長期爭端,比如與歐盟和英國長達17年的飛機補貼爭端、與歐盟、英國和日本長達四年的鋼鋁關稅之爭,而這正是為了應對中國構成的“更大威脅”。
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美國下一步可能將對華開展新的貿易調查,這或將導致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甚至禁運。3月30日, 美國眾議院委員會將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琦就貿易議程舉行聽證會。在當前中美關系下,該聽證會值得關注。
那么,美國接下來要對中國哪些企業動手呢?除了高科技企業,有一些分析師猜測中國的新能源行業可能會成為貿易制裁的對象。
當前,我國的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憑借技術和成本優勢在全球市場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
以某新能源電池龍頭企業為例,其2021年全球裝機量為96.7GW,占據全球32.6%的市場份額。2022年其全球裝機量增速有望達到40.5%,即135.9GW,其中國內裝機量預計為94.1GW,貢獻67%的裝機量;而海外裝機量達到41.8GW,貢獻33%的裝機量。根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 的數據,2022年1月,該公司的出貨量為9.7GW,全球市場份額為37.8%。
因此,2022年該公司有望繼續保持全球龍頭低位。但是其海外裝機雖然主要服務于歐洲知名車企,并不能使其免受美國政府實施長臂管轄。
而另一家逆變器龍頭企業,其海外出貨量占比甚至高過這家電池龍頭企業,為60-70%,并且海外銷售均價比國內高出15%左右,導致海外市場毛利率高達35%。
在逆變器領域,華為憑借其數據化研發優勢在15-19年占據全球市場的第一名,2019年市占率最高,達到22%。
但是因為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華為于2019年6月退出美國市場。美國2019年逆變器出貨量19.95GW,當年全球逆變器產量為126GW,美國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5.8%。在其他歐美國家,由于裝載華為逆變器可能不利于部分業主后續銀行融資,華為的業務拓展也受到負面影響。
這導致2020年華為在中國企業的逆變器出口份額從2019年的22%降到了2020年前五個月的14%。
而前述上市的逆變器龍頭是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該公司在考慮了印度工廠出貨后在20年前五個月的國內出口份額提升至19%,超越華為6個百分點,登上全球第一的位置。
如果美國欲制裁這些新能源龍頭企業,考慮到海外市場在他們各自業務中所占比重,應該是難以承受的。
但是,正如美國制裁華為一樣,一個華為倒下了,眾多個華為站起來了。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經歷了幾年的貿易戰,相信我們可以更從容地面對未來的制裁風暴。
English summary
While it seems to be good news that the US exempted duty of 352 imported Chinese goods,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US would stop its trade war with China. The trade tsar of the US Dai Qi said that the US would not be sitting on hands. This implies that the US would continue to wage trade war on Chinese companies.
One possible sector is the new energy sector. In this sector a lot of Chinese companies are global leaders. They derive a big percentage of revenue from American and European markets. Moreover, the overseas markets offer higher gross margin than domestic markets as product prices there are higher than domestic market.
But it is no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trade war. Chinese companies have learned how to deal with the trade war. Moreover, even if one Chinese company suffers from the trade war, its competitors in China could find opportunities to rise in the adverse trade environment.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have a detailed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Thank you!
聲明:本市場點評由北京楓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瑞資產”)“楓瑞視點”微信公眾號提供和擁有版權,授權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載。在任何情況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楓瑞資產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內容所引發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未經楓瑞資產書面授權,本文中的內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楓瑞資產版權的方式使用和轉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費咨詢電話:0757-2833-3269 或 131-0659-0746
公司名稱: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HESS Capital, LLC
公司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天虹路46號信保廣場南塔808
Copyright 2014-2020 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0029404號-1